在眾多廠輪推陳出新百花齊放之下,為什麼手編輪組一直還有穩定的市場可以生存


雖然無法與廠輪的外觀、設計與高科技實驗室相比擬


只因為手編輪組靠的就是對編輪品質的要求與技術,還有就是編輪技師與車主直接溝通與互動。


諸位想想輪組大廠每季要生產成千上萬對輪組來供應市場需求,一個編輪師傅能投入多少時間來調校一對輪組?


當然不是指廠輪編出來的品質不好,高階輪組大廠是由機械設定編好最後由人工檢測微調,雖然編輪品質也有一定的水準....


但在細微部分就無法做得較仔細,容許誤差值稍微寬鬆,


如一般出廠偏擺容許誤差大約都設定在0.2mm~0.4mm(20條~40條)之間。


我也看過一對十多萬的輪組最大偏擺值約60條之譜


以下就是本工作室輪組編完最後檢查影片


編輪過程中鋼絲經過多次張力釋放反覆調校,調整至此輪組最小偏擺值約0.05mm


並檢測輪組鋼絲張力值誤差範圍在10%內,一般高階廠輪約在20%左右或以上


順便檢測DT張力計與PARKTOOL張力計的測量誤差值也在10%以下


DT張力計每隔一段時間也會送DT台灣代理商檢測校正


PARKTOOL 張力計本人是以DT張力計做基準校正


本輪組是以DT Aerolite鋼絲做測量基準



 


這是兩家公司張力值對照表,請各位參考影片中張力讀值


PARKTOOL請參閱2.1*0.9mm那一列,DT張力表直接參考AEROLITE那列張力值



第一段影片是本工作室輪組交件給車主時的偏擺值﹝視輪框品質而定,但都是該輪框可調校至最小偏擺值﹞


壓框完測試輪組偏擺值變化仍然在0.1mm之內,各位注意看壓框過程中輪框的變形量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捷輪手編輪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